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我国环保产业正迎来技术升级与人才结构转型的关键期。作为行业领军企业, 诸城市宏利圣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(以下简称“ 宏利圣得 ”)以创新为引擎,以产教融合为支点,携手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共同绘制环保技术“图谱”,开创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范式。近日,公司董事长赵西奎正式受聘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产业教授,标志着这一战略合作迈入实质化阶段。
一、行业领航:
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宏利圣得 深耕环保装备研发十余年,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在垃圾处理领域实现多项 “从0到1”的突破:
1.专利创新突破:赵西奎董事长
主导研发的 “生活垃圾无烟免油立式热解气化炉”获发明专利,该技术采用3T+E高温热解工艺,使垃圾处理过程无烟、无异味,二噁英排放优于国标标准。
2.标准制定话语权:作为《生活垃圾小型高温热解气化炉设计制造规范》主要起草人,
宏利圣得已推动该技术在全国 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 落地应用,覆盖内蒙古、西藏等生态脆弱地区,成为行业技术基准的 “定义者”。
二、产教融合:
当前环保产业面临“技术迭代快”与“人才供给慢”的矛盾。教育部等八部门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明确要求,职业院校需优先发展新能源、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专业。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与多家企业 的合作,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:
1.前沿技术课程植入:企业将牵头开发 “智能环保设备运维”等核心课程,引入企业真实案例,解决传统教材滞后于产业需求的问题。
2.实训基地合作:参照多家企业 项目经验,共建实训 “实验室”,提升学生复杂场景应对能力。
3.就业直通车计划:多家企业承诺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,并提供 “工程师-项目主管”晋升通道。
1.企业责任延伸:通过参与职业教育,企业不仅获得技术迭代所需的生力军, 更推动行业标准从 “企业主导”向“产教共治”转变。
2.政策激励效应:根据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》各企业可享 “金融+财政+土地+信用”组合支持。
3.社会效益外溢:多家企业合作培养的 “双碳”技术技能人才,已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、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。
从实验室到产业化,从技术攻坚到人才孵化,宏利圣得 以产教融合为纽带,正在书写环保产业的新传奇。未来,这片 “星图”将如何点亮中国环保科技的星辰大海?答案,就在每一次校企携手的技术突破中。